找到相关内容2809篇,用时3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正信甘露

    逐渐破除了修行与不修行时的界限,于日常生活,任何功用中不断修行,形成三昧的力量。然后终有一日,得见并于本性之中,这便是正行的殊胜。就所建立的功德而言,无论做任何大或小的好事,若心中只有自己,仅能...修行者在回向时,要观想十方诸佛菩萨在自己的面前,将自己过去、现在、未来三世一切身语意的功德,以及一切修法中而生胜义菩提心的无漏功德,回向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、一切宗派之师尊三宝,祈其长久住世、永...

    正信|甘露|佛法|慈悲|智慧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14/03/112909325509.html
  • 《瑜珈菩萨戒》要义

    四摄法门的有关内容。所以说,菩萨戒的四重四十三轻,一方面是帮助我们克服贪、嗔、痴烦恼,一方面帮助我们广修六度四摄。  1、不供养三宝戒  若诸菩萨菩萨净戒律仪。于日日中若于如来或为如来造制多所。若...精神失常的前提下,未能供养三宝不为犯;或已是登地菩萨,时时处于清净意乐之中,本身就属于三宝的一体,不需要以这样的形式去供养,也不为犯。  2、贪名利戒  若诸菩萨菩萨净戒律仪。有其大欲而无喜足。于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05966846.html
  • 无相度生[智敏·慧华金刚上师]

    庄严。修途如斯大悲真切,证时自然具诸功德。   问:体性时,如何观想由体性起大用?   师:由体性起用,并非仅仅观想即可,而是要发起大慈悲心,实际净念相续,思惟以种种施设,平等利益众生。从思惟到履行,实际地去做。   问:是否本体持咒,即具度生大用?   师:倘未彻证法性,则度生功德尚属微弱。但本体持咒,久之能令众生开悟心源,亦能令自己顿破无明,彻见法性,本具之清净妙明真心自现。...

    智敏·慧华金刚上师

    智敏·慧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5/08/170628578.html
  • 恒时应具有三种

    所以,心应当收摄,不要让它从六根门头放逸出去,要让它时时,这样才能止住流转,向内摄心一处,现前清净的智慧。 《法句经》上有一个生动的比喻,过去有位道人,在河边树下修道,十二年中不能...初学者制心能力很差,如果不在一个固定的静处,身体常常在外面走,很容易就会散乱,收不回来。如果身体不能,六根随之而不能收摄,净念就无法相继,无法以心深入思维、念诵、观想、观照,日常的修行会受到严重...

    华智仁波切著 益西彭措堪布讲解

    |戒律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05/0911233942.html
  • 超越生死大苦,掌握永恒至乐

    中阴,则无论看到任何厉鬼猛兽来追逐,皆当了知,一切境相皆是自性所幻现,或者不论猛兽厉鬼,皆知为阿弥陀佛化现,虔心念佛,祈佛来迎。   我们在生之时,若能修持体性法门,则在临终及整个中阴期间,都要如如不动的体性,或者于体性的光明。如如不动的体性,就是大空三眛,无相,无念,无愿,唯有大空自在而已。体性的光明,即明空三摩地,明空不二,遍周法界,此时自己的色身已经泯除,融入周遍法界之大空...

    智敏·慧华金刚上师

    往生|临终|中阴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06/0014414488.html
  • 净心法要——别别观修之轮

    漏法蕴中,纵使细如针尖处,不具苦患者亦无,故此蕴为众苦源,似不净泥如火坑,乃至于彼能忆念,即应不离而。尔后此等苦依处,多体无常五蕴中,所谓我者为何法,设若观察我本空。若见如雨似瀑流,亦如无人之空屋,即应此定解,乃至未散此中。倘若散失复如前,再依次第别别观。有时亦可无次第,诸法随意择一缘,种种观察而思彼,即于此义数数观。有时思维他者蕴,有时反观自蕴身,有时观诸有为法,于何贪执即遮彼。总之此四...

    全知麦彭仁波切 著

    |止观|净心法要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7/11/20504418976.html
  • 知识、智慧与般若

    修善,利益众生。明白缘起性空的道理,就不会被诸法的表相所惑,而能于空性之中,得到解脱。明白了中道实相、佛性本具的道理,就不会住着于真、俗二谛,而能于本具的中道实相上。保持时时实相,待因缘具足...我们的心置于中庸之道,天地万物才能各其所。儒家更强调人伦中的五伦:“君臣、父子、夫妇、兄弟、朋友”,大家遵守这五种伦常,便能创造一个安详和谐的社会。先总统蒋公也提倡“伦理、民主、科学”,以伦理为基础...

    洪文斌

    |智慧|般若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07/01075826336.html
  • 藏传佛教言与手印 (诺那呼图克图法语)

    胜义趣,  任运持心安本明体,分别垢水自当返澄清。  障修诸显亦各自寂隐,无取舍心光发而解脱。  了本无生无始习垢净,亡诸执计无生境,凡所显现即是自心法。   超脱边执得殊胜见王,超深广量得殊胜修王,  离断边品得殊胜行王,能无所得最殊胜果。  行者初得觉受如瀑流,中如恒河畅流而闲缓,后如平水子母光明会。  劣慧异生未堪善,可与明点气脉诸要门,  以多支分方便摄持心,调令任运与明体。 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343240355.html
  • 对几位行般舟的居士的开示片段

    不下去。要如法行。什么是如法呢?不放逸,不似是而非。要念佛,在系念佛、思念佛、皈命佛、于佛的心智、于佛的愿望、于佛的作业的时候就是在行法。若打妄想,说痛说痒想好想坏,想走不想走,说信说不信...衣食住行吃喝拉撒都是走老走去而不自知。行般舟的走来走去看上去是密度大了,看得见了,比如一动念就知道,我在走,一动念又知道我不愿意走了,一动念我很轻、一动念我又很烦躁、一会儿又很粗重。一会儿又很痛、很痒...

    慈法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84043285.html
  • 论“应”

    意思,所以这四个字应该改为“应云何”。  唐思鹏居士所著《〈金刚般若波罗密经〉新注》一书,对“云何应”的解释是“当如何”。和沈居士一样,唐居士也把应字理解为应当、应该了。  在古汉语中,应字包含...是;如来座者,一切法空是。是中,然后以不懈怠心,为诸菩萨及四众广说是《法华经》”。细细体会这一段经文中的两个“应”字,它们表示“进入”说法过程、说法状态的意思,是再清楚不过的了。  佛在经中用了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92047794.html